本篇文章引用自此

《星期專訪》野草莓:三目標未成 運動絕不終止    
◎記者鄒景雯/專訪



府院黨私下放話 盼修法了事

問:
傳出府方來溝通
希望你們將三訴求改為修改集遊法單一訴求,
其他要求馬劉道歉與警政、
國安首長下台的不要談,
是否屬實?

李立偉:府院黨長期釋放出來的消息就是這樣子,
這是很荒謬的,
我們看到陳雲林來台灣這段期間,
警方與國安的維安行為,
許多已經不是過當,
而是違法的問題,
他們甚至講不出做這些事是依據何種法律,
現在想把焦點鎖定在修法,
很明顯他們認為這是比較容易的方式,
但是修了法,他們依舊可以違法,
這不是有沒有法的問題,
所以我們認為馬總統與劉院長應該負起政治責任,
他們必須為自己的權力負責,
因此應該懲處相關的首長。

我不知道很多事情為什麼在選舉的時候很容易,
例如道歉,
例如下台,
現在面對這些涉嫌違法的事情,
他卻可以如此有自信的在捍衛。

國家探人民底線 絕不能妥協

奉君山:我周圍也有許多人向我反映,
前兩項有關道歉、
下台的訴求是很老派的政治,
但是我認為,
不管是第一次或第二次政黨輪替以前,
我們的國家體制對有關人權的迫害
零零星星是沒有停止過的,
包括各種NGO組織受到的打壓,
三鶯部落、
溪洲部落,
在國家機器挾著資本主義、
國家現代化做更有效開發的前提下,
用大量市民的背書,
去遂行那些侵害人權的事情,
但是像這一次這麼大規模、
有計畫的侵犯人權,我
們認為這是國家在試探我們的底線,
如果今天我們不能很明確的跟他說「到此為止」,
再下去我們將無法容忍,
則未來將伊于胡底!
我們將無法想像在接下去的日子裡
我們將忍受什麼樣的人權標準?

問:
你們如何看待這次媒體的角色?
你們怎麼看待自己被貼標籤?

李立偉:這次劉老先生自焚的事情,
讓我感受很深,
我們的媒體把我們分成藍綠兩個世界,
在他們的眼中看出去,
只有兩個顏色,
但是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用藍綠區分的,
包括底層弱勢人民許多複雜情緒,
是沒辦法用顏色劃分的,
劉老先生是國民黨,
但他對國民黨不滿,
今天用這麼強烈的方式傷害自己。
我們也看到很多民進黨支持者看到阿扁被收押,
他們很痛恨民進黨為何背叛他們,
但是最後他們很痛苦的站出來,
決定給阿扁一點溫暖。

這些事情,
好像看似是政治、
黨派的問題,
但是事實上卻反映了我們的社會無法用藍綠兩個顏色去劃分,
還隱藏了許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。


電子媒體滿場拍 粗暴第四權

這次很遺憾的,
很多媒體依舊用這樣的心態在看待我們,
在劉老先生事件後,
我們更加確定我們這次站出來,
就是要去承接許多弱勢者他們沒有能力、
沒有機會講話的聲音。

奉君山:有人會質疑我們為何不批評民進黨、蔡英文,
他們認為更公正、
更不落人口實的應該是各打五十大板,
但是我們今天不提蔡英文,
不是因為她是民進黨,
而是她是在野黨,
我們討論問題的框架是國家與人民的對抗,
不是藍與綠的對抗,
我們站出來不為哪個顏色背書,
我們站在弱勢、
手無寸鐵的人這一方。

嚴婉玲:我來補充現場靜坐學生的反應,
許多人都是第一次面對媒體,
其實滿驚慌失措的,
尤其是電子媒體,
其實是滿傲慢的,
也沒經過我們同意,
就跑進來滿場亂拍,
我們不知道如何解決,
有點任人宰割的感覺,
這也給學生一個教育,
就是學習如何與媒體互動,
媒體如果自詡為第四權,
怎麼可以對人民也這麼粗暴!

新公民力量 超越藍綠向前行

問:
透過運動,
得到了什麼學校與課本上沒有教的?
你們沉澱、反芻出了什麼?

奉君山:我與場上許多公民有較多的互動,
得到的印象是,只要你願意聆聽,
他們有說不完的話想與你交通;
其次,他們面對各種形式的暴力,
已經自然形成出一種機制,
就是當有人來嗆聲時,
他們自動就會去扮演請嗆聲者到一邊去的角色,
他們每天到這裡來關心,
並進行自我角色的設定。

許多傲慢的執政者會有種心態認為,
台灣的民主素養還沒到那裡,
台灣人民不值得這麼好的直接民權之類的,
可是我認為台灣人民真的是很可愛,
他們值得擁有最好的民主體制、人權標準。

嚴婉玲:我們在運轉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學生運動,
一盤散沙式的學生運動,
以前的野百合、自由之愛等運動,
他們大抵上是由社團主導,
有組織性的可以動員學生來,
在那個時代,
威權非常明顯,
對抗的敵人非常明顯,
隨便動員都是幾千人出來。

我來這裡十天,
得到最大的收穫是,
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做中學,
我們甚至發展出每天由群眾來發展出運動的實質,
這是極少見的。
也許我們還沒有辦法這麼快的讓馬劉
對我們的運動與訴求正眼看待,
雖然是個偶然機緣下產生的運動,
但是以目前的前景,
這個運動是會繼續發展下去。

週六大會師,
我們並沒有把所有的力量動員上來,
現在各地的組織都在發展中,
我們只請幹部上來,
這是一場長期的戰役,
等我們所有的人準備好了,
我們會更具體的展現。

李立偉:我們做的不夠好,
許多地方是很差勁的,
但是這次台北的許多公民團體幾乎都進來了,
老師也進來了,
讓我看到一個在藍綠之外、
新的進步的社會力量,
一股公民力量在此集結與展現。

在行政院門口第一天,
李明璁教授告訴我一句話讓我很感動,
他說,
雖然外面在抗爭、在圍城,
但是我們在這裡要努力維持一個穩定的力量,
這或許與藍綠無關,
但卻是可以帶領更多公民一起往前
走的力量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06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